Thursday, February 13, 2014

海南老顽童俞自海 ( 下篇 )


海南老顽童
俞自海 ( 下篇 ):

海南人与英国人相遇在槟榔屿 


设想一下,100多年前,英国人依仗坚船利炮,占领了地处马六甲海峡咽喉的槟榔嶼。他们给这东方海岛带来了西洋文明,更带来了两项重量级的先进技术。其一是橡胶的种植及加工,其二是锡矿的开采及加工。( 当年若是没有橡胶,洋人发明的汽车就开不出门。若是没有锡镀罐头食品,远航的洋人可能因营养不良而中途死亡。)

再设想一下,海洋的另一边,海南岛自古以来被大陆内地官民视为海外、蛮荒、孤岛,中原文化的边锤薄土。内地汉族千百年来深耕细作的传统,很难在遍野森林的岛上被复制。北方蒙满族的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,在岛上的山区更没有扎根的可能。海南人要嘛在贫瘠的土地上困顿一生,要嘛落荒而逃。而逃生的唯一出路就是投奔怒海。

海南人造起木船,架上帆布,注定只能沿着中南半岛外的浅海顺风南下。短线的或许飘流到泰国上岸,或许远航抵达马来半岛的东海岸。长线的或许飘流到新加坡上岸,或许远航抵达槟榔嶼。

过番南洋的海南人,大多没有一技之长的,一般只能靠出卖劳力打杂,或干脆受雇当海员。

来到槟榔嶼落脚的海南人,有幸碰到英国人的橡胶业和锡矿业大量吸纳劳动力的机遇。于是通风报信,号召更多留守家乡的亲友南来就业。

槟榔嶼一带的海南人有了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,身处类似家乡的气候环境,过着安居乐业的好日子。

一方面是海洋提供的机缘,另一方面是历史凑成的巧合,文化相对落后的海南人,与文化相对先进的英国人,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族群,有缘在槟榔嶼不期而遇了,仿佛是地球人和外星人的另类接触的翻版。

由于橡胶和锡矿这两个行业,男男女女都适合从事。海南新客择业态度也许比较随和,性情通常比较温顺,英国人很自然地顺势挑选一部分海南男女到私邸当家佣或厨子。

海南人和英国人近距离的接触,就这样子发生展开了,双方和谐相处融洽。海南人进而有幸习得了西餐、咖啡、茶和糕点的制作技巧,渐渐也习惯了西洋社交礼仪的讲究套式。

不是有人说一旦你抓住那个人的胃口,就等于抓到他的钱包么 ? 果然,海南人或独资,或聚资,相继搞起餐饮业、俱乐部、旅馆业,夜总会等等。久而久之,几乎垄断了槟榔屿当代新兴的服务业。

相对于由福建省、广东省等地下南洋的潮州人、福建人、福州人、客家人等族群,海南人一般比较不敢冒进。海南家乡又欠缺独特的土产可以引进南洋赚钱。更甚的是,海南人不具备任何可以让他们引领风骚一时的祖传技能,所以根本没机会立足于传统的、相对成熟的各行各业,遑论与其他族群竞争拼搏。反倒是,新兴的服务业提供了机遇,让海南人闯出一条生路,甚至异军突起。

相对于其他南来的族群,海南人和英国人没有尖锐的的商业利益冲突,关系反而愈加融洽。因此,其他南来的族群看在眼里觉得不是滋味,故此心理上对海南族群确实产生某种偏见。

假若我们切换个视角,去回顾海南人由家佣厨子向服务业发展的轨迹,可以想见得到,当年英国人简直是在 海南人的眼底下过日子。与其他南来的族群相比,海南族群理应是最为熟悉英国人的日常生活,也最为贴近洋人的社交游戏。

假若我们再切换个视角,中华文化形态被定型是大陆文化,与西方的海洋文化相较之下,赤裸裸地凸显其封闭性和排他性。那么,我们可以认定,海南人与英国人在槟榔嶼的亲密接触,恰恰造就了大陆文化融入海洋文化的独特时空机缘。

另一方面,由于意识形态的关系,以往我们把当年当地的英国人,一律惯性地标签为殖民主义者,或为其爪牙。这种刻板成见思维,完全漠视了个体英国人实际上的身份可能是官僚,公务员,神职人员,或者是贸易、财务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专才,甚至是创业家、冒险家的确切事实。

再设想一下,假若您手中握着一部历史的摄像机。先请您拆掉覆盖在镜头上的有色滤光片。然后将镜头焦点自远拉近。如此一来,远在异乡的个体英国人的日常生活,难道没有值得上镜的意义?

同样地,当我们有意识地将注意力投放到同是异乡漂泊人这个主题,何妨设想,当镜头拉近,聚焦于海南人与英国人在槟榔嶼的
另类接触,镜头又将会捕捉到何种不期然间迸发出来的流光溢彩呢?

沉浸于一阵子的浮想联翩后,我这个毫无海南血统的退休老者最终也豁出去了。我同意与我的老友记、海南老顽童俞自海兄走到一起,去探索寻觅这个时空机缘偶然带出的
, 另类东西文化之间的碰撞磨合。

我们随即立下
项目 : 《 海南人与英国人的机缘 》,攻略取向由口述历史着手。

(全文完)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