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May 19, 2023

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(上篇 )



永远怀念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 (上篇 )

: 国难浩劫中捐躯保核研机密



1968125日凌晨,一架由兰州起航的夜班飞机,飞临北京上空准备徐徐降落首都机场之际,却在距离地面仅400多米的低空,突然失去了平衡,机身偏离了降落跑道,歪歪斜斜地坠毁在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,腾起一团火球…..


罹难者当中有一位顶尖的科学专家,中国领导高层获悉后震惊不已,据说周恩来总理的眼睛顿时湿润了。国防科技界更扼腕顿足,钱学森伤感不已地叹息: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。

这位不幸牺牲的科学家,正是倾心尽瘁奉献给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郭永怀。

1968103日,郭永怀又一次来到位于青海的秘密试验基地,为中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的发射进行试验前的准备。忙碌两个多月后,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。得到相关数据后,124日他急着赶回北京研究所做进一步研究,赶搭了那班夜航飞机,却不幸遇难英年早逝,时年59岁。

当搜救人员从机身残骸堆中找到并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,他身上那件例常穿的夹克服已被烧焦了大半,他们愕然发现,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的遗体居然紧紧相抱在一起 !两具已半烧焦的遗体被费力地分开后,这才赫然注意到一只装有绝密资料的公文包,安然无损地夹在两人紧贴的胸膛。在临死的瞬间,他俩英勇捐躯保存了国家的国防机密!


这起不幸空难事件中的英雄事迹,简直是惊天地、泣鬼神,撼人心的悲壮之歌 。可是,全世界的民众,以及绝大部分的中国百姓,都对这起事件竟然毫不知情,一直到许多年以后。

当年的中国,文化大革命引爆全国范围的武斗,干部们被安排下放五七干校,学生们被动员上山下乡。国难浩劫当前,一起空难不过“小事一桩”,肇祸原因未曾受到严查,至到今天依然是个未解谜团。当年人们只能很低调地为空难牺牲的郭永怀,举办一个由钱学森、王淦昌等生前好友参加的小型追悼会。

对于许多人而言,郭永怀或许是个陌生的名字。郭永怀 (1909 - 1968 ),何许人也 ?







前沿学术拔尖蜚声海外


1939年,郭永怀和钱伟长、林家翘一起考上中英庚子赔款基金第七届出国留学名额,1940年结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应用数学系学习,成了该校第一批攻读研究生学位的中国留学生。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。不过半年时间,郭永怀就获得多大的硕士学位。

19415月,郭永怀转到享誉国际的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,即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 (GALCIT) , 在航空大师冯·卡门 (Von Karman )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工作,并于1945年获得博士学位。之后,郭永怀留在加州理工学院继续学术研究。

1946年,W.R. Sears教授在康乃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。他特聘郭永怀前去工作,历任副教授、教授之职。之后的整整十年间,郭永怀实际上是康大航空研究院的三个主持人之一,另两人为Sears Kantrowitz

期间,他与钱学森合作,完成了震惊世界的重要数论论文。名声大振的郭永怀应聘参加了美国数学学会。

报国之心关不住,新中国诞生前夕,郭永怀在康大参加了留美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。他们经常讨论中国的前途和命运,以及通过什么途径,在什么样的时机,把他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贡献给国家。

陆续有学有专长的科学家如周培源、钱伟长等于1947年绕道欧洲回去中国。钱学森也于1955年回国,担任力学研究所所长。经钱学森力邀,195610月郭永怀也回到祖国,并如愿地与钱学森、钱伟长一起投身于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的科技领导工作。


两弹一星烈士元勋


1955年中国党政高层作出高瞻远瞩的战略决定,即便汽车和飞机都未能制造的落后基点上起步,中国要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核弹(包括原子弹和氢弹)和人造卫星的制造技术。1960年更因苏联的背信弃义,决定自行研制核武器后。

总共105位科学家临危受命,组成了一支特殊的科研群体。郭永怀与王淦昌、彭恒武形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的最初的三大支柱。郭永怀负责武器化的设计指导。他们呕心沥血,立誓拼命也要尽快拿出争气弹

1965年,国家将研制发射地球卫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,郭永怀负责人造地球卫星设计院的领导工作。

从受命研制发展核武器之日起,从原子弹 (1964)到氢弹装置 (1967),再到核航弹、导弹核武器,郭永怀在整整8年期间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和汗水。







巨星陨落,壮志未尽酬 !1985年郭永怀被补授予一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。19861225日,国家内务部追认郭永怀为革命烈士。
之后,郭永怀的塑像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竖立起来,骨灰就埋在塑像之下。另外,中国空气动力中心大院的松林山上也建起一座永怀亭,由领导两弹科研的张爱萍将军题字。

1999918日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、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了为国家两弹一星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总共23位元勋,并以每枚均由515克纯金制成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,授予仍在世的16名功臣 ( 于敏、王大珩、王希季、、孙家栋、任新民、吴自良、陈芳允、陈能宽、杨嘉墀、屠守锷、黄纬禄、程开甲、彭桓武 ),并追授予已逝世的7名功臣( 王淦昌、邓稼先、赵九章、姚桐斌、钱骥、钱三强、郭永怀 )。

郭永怀是该元勋群体中唯一一位获得烈士称号的科学家。郭永怀也是元勋群体中唯一一位曾经为中国核弹,氢弹和卫星实验工作三个方面均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。

新中国成立后,50-60 年代涌现出一大批威震海内外的风云人物。研制两弹一星的科技人员队伍是其中的杰出代表,郭永怀又是其中的完美典范。他们忍辱负重,隐姓埋名,谦虚谨慎,披星戴月,废寝忘食,艰苦奋斗,以身报国,全心为了替国家民族争口气。即便自己是世界级的科技菁英,也只有一身的傲骨,没有一丝半毫的凌人傲气。
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